川苏黔三省财政情况与平台非标债权分析(一)

之前,正念君将市场非标融资较为活跃的四川、江苏、贵州三地的政府收入以及当地经济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三个地方各有特点,分属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先,中游和落后区域。从一系列的指标来看,这三个区域的差别并不大,但现实情况中,非标债权的履约以及和金融非金机构的信用情况却千差万别。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巨大的差别,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重点。

01

三地的基本情况回顾

之前已经分别对江苏,四川和贵州当地经济和财政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先对这些地区的情况进行总体回顾。

1、行政区划概况

四川,经济体量全国排名第六,属于中上游水平,西部地区最大。省内地势复杂,除成都平原外,大部分地区山川河流居多。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交通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四川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军事地理位置,使得其转移支付收入较高,整体财政实力不弱。但四川较其他省份而言有特殊性,即省内绝大部分资源均向成都市集中,周边城市和成都市差别巨大。这与江苏和贵州有很大的不同。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体量第二大的省份,很大程度上是其地理优势多年积累的结果。省内面积不大,但平原居多,且大面积临海,优厚地理条件为其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境内每个城市都有内河水运,沿海有海运,且公路交通发达。这些都是江苏省发展经济的先天优势。另外,作为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江苏在乡镇企业,集合资源搞基建等方面可谓经验丰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些经验的积累则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财政收入水平已经排名全国前列。

贵州,经济体量全国排名25位,属于下游水平。省内地势复杂,“八山一水一分田”,基本无平原,大部分为高原与山川,交通非常不便。行政区划变动也较频繁,2018年底仍有调整。从历史上看,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还有253个民族乡,是名副其实的少数名族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