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生活

3月 23, 2021 朝夕思汇

记得大学毕业时,报纸甚至超过电视,是待遇最好的媒体单位。能进报社的朋友,常常被同行投来羡慕的眼光。各单位和企业消费量最大的,无疑是报纸。

但没有过几年,随着电视机和机顶盒的普及,客厅和电视无疑成为了每个家庭晚上消磨时光的主战场。电视台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所有的主要信息都来自于电视。电视台的朋友无疑是幸福的。不少社会焦点问题,也是通过电视台首曝,引起社会关注的。

今年是2020年,距离电视台取代报纸成为主流媒体不到20年,但是电视台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霸主。很多电视机在家吃灰,一周可能难以启动一次。

以前有人曾说过,我们每天的生活被三个屏占据,即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现代人离不开手机。谁占领了手机这个最小的屏,谁就占领了媒体的主战场。但作者认为,随着手机功能进一步的强大和软件的完善,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核心。

试想一下一个普通人的清晨: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情,看看微信上有没有人发消息,顺道看看今天有没有大事。上地铁,打开手机刷卡入闸。路途中看看移动oa中有没有新的信息,安排一下今日的工作。到公司附近,打开手机扫码支付,购买早餐……

手机中的每一个APP都在试图通过自己的渠道影响接收者。对每一个手机使用者而言,每一个APP都是一个独特的媒体。

新媒体时代与以往相比,更加具有特点,包括:

手机的便携型让媒体与个体的联结更加紧密了。在电视的时代,我们不具备随时查询随时接收媒体信息的条件。然而手机可以非常方便的查阅。面部识别甚至可以让你不用手就进入APP。

新媒体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报纸和电视,而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查询手段快速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个体不再是简单的接收方,可以通过留言,弹幕甚至公众号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对象不光包括信息发出方,也包括其他的信息接收方。

科技确确实实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使得信息的制作,传播,获取和交流的各各环节带来了便利。这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各类媒体所包围。将如今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毫不夸张。

未来的信息量会更大吗?会!

埃隆•马斯克的人机接口已经在老鼠身上试验。一旦成功,则意味着人脑可以通过脑电波交流,个体不再需要外部设备诸如手机等的辅助即可实现信息的收发。这也是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终极目标。这可能意味着人脑的24小时在线,每个大脑都可以轻松的收发信息,信息将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届时的媒体也许不再需要产生内容,只需要把个体需要的信息推送给个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