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平台的分析与评价(十一)

在上一篇文章《三省财政情况与平台非标债权分析》中,我们对比分析了三省(江苏、贵州、四川)城投平台的部分数据,总结了城投非标债权的信用风险点以及。本文我们将以全部发债城投债为样本,分析城投平台的相关数据。

六、全文总结

本文以发债城投平台财务年报数据为基础,对全部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了资产规模和负债的高度相关性。通过设立了参数Tc来客观反映企业的付息能力,用于筛选经营困难,有付息缺口的平台企业。并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对所有平台企业进行了建模打分,以评价各平台的相对优劣。并且从行政级别视角和各省的视角对该地区的平台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下是本文主要结论:

1、资产规模与大量指标存在较强或强关联性,其中表现为强关联性的是负债和流动负债。资产规模大的平台企业负债量较高,投资活动净现金流越低。但企业的整体现金流状况以及偿债指标并不会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提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和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同时,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不能通过资产负债规模大小,现金流状况来反映。

2、发债城投的资产规模中位数在242亿左右,75%以上的企业资产规模在500亿以内,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城投平台有息负债可覆盖的综合成本中值为5%。50%的企业可覆盖的成本在2.8%-8.3%之间。

3、省级城投平台(包括直辖市)倾向于长期负债,且现金覆盖能力较强,有更强的融资能力。而市级平台(地级市,县级市)则倾向于短期负债。地级市平台融资能力弱于县级市平台,但依靠自身偿还债务的能力略强于县级市平台。

4、天津、贵州债务压力最大,且平台经营压力大,现金流较差,再融资能力差,偿债能力弱。湖北、辽宁整体情况也不太乐观。重庆、江苏、湖南压力不小,短期偿债能力弱,中游企业需要再融资和政府调配解决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