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苏黔三省财政情况与平台非标债权分析(六)

之前,正念君将市场非标融资较为活跃的四川、江苏、贵州三地的政府收入以及当地经济情况进行了分析。这三个地方各有特点,分属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先,中游和落后区域。从一系列的指标来看,这三个区域的差别并不大,但现实情况中,非标债权的履约以及和金融非金机构的信用情况却千差万别。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巨大的差别,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重点。

01

三地的基本情况回顾

之前已经分别对江苏,四川和贵州当地经济和财政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先对这些地区的情况进行总体回顾。

5、平台企业的评价

自国家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平台企业一直是地方政府实现其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地方平台企业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反映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平台企业的评价

平台企业尽管与其他企业不同,但首先仍然是企业,是一家公司。因此,从衡量企业的角度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情况是平台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能直接掌控的资源。本文主要以总资产为指标,衡量平台企业的实力情况和能调配的资源。

2) 负债情况是衡量平台企业的杠杆比率指标。负债量过大,可能会影响平台的信用。本文主要运用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占比以及有息负债占比来衡量企业负债情况。

3) 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反映企业能否靠自身维持经营,本文选择企业合计净现金流来衡量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

但是,平台企业也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本文并未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或指标:

1) 平台的盈利能力:与市场化企业不同,从平台企业自带的类公益属性来看,盈利本身就非其主要目的。因此平台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成为其考察重点,利润指标也就不需要关注。

2) 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有部分观点认为该指标能反映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作为政府主要的投融资平台,应该关注本指标。但本文认为,资金筹措能力存在市场因素,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借新还旧”能力,但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3) 收入稳定性:由于平台企业收入存在不确定性,收入稳定性对该类企业而言比较重要。但在实际衡量过程中,该指标没有较为统一的量化方法。有以政府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比例的方式来衡量的,也有用政府补助占营业外收入的比例来衡量的。本文认为,从目前来看,该指标目前为定性指标,上述方法都不能很好的定量反映企业收入稳定性情况,。

除上述公开定量指标外,由于平台企业的特殊性,还有几个隐性指标值得考虑:

1) 企业属于政府的几级平台:一般而言,平台企业可能是政府或相关部门的一级公司,也可能是二级,三级。一级子公司是政府或相关部门直接持股。而二级,三级则是一级的子公司或孙公司。一般而言,级别越高,平台企业的规模越大,能调动的资源也越多,实力越强。

2) 企业高管是否有政府工作履历:平台企业与政府向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部分平台企业高管之前有从政经历,意味着该平台企业和政府关系更加紧密。经营困难时更容易收到政府的救助。

3) 资产划入划出情况:通常同一地区政府下辖几家平台公司,因为发展规划等多种原因政府会要求企业无偿划转资产。若平台企业近一到两年资产划入多划出少,则说明其主管机构较为支持,经营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