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房住不炒”的政策继续深化,在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各项限购,限售,限贷政策的限制下,地产行业迎来了较为持久的调控周期。但即便如此,房屋建设与销售依然是国内第一大产业,支柱行业。短时间内,由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其他投资品的匮乏,难有替代产业取代其地位。但本轮调控下,中小地产商却受到了明显的冲击,行业也出现了大量的并购与重组案例。时至今日,能够通过非标和标准化债权融资的房地产企业,除一、二线核心地段项目的开发商外,大量集中在头部民营房地产开发商。因此,对头部民营企业的深入分析很有必要。本文将从地产项目的逻辑分析思路,头部房企的分析评价思路以及各头部房企的具体经营情况等方面,对头部民营房企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头部房企分析
5、佳兆业集团
1)公司治理与经营概况
a 治理
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郭英成,直接持股比例约25.39%,福德生命人寿25.17%。
b业务类型与范围
公司2019年物业销售收入占比91.25%,开发中项目105个,建筑面积1644万平米。
2)业务与资产规模
a资产规模
2020年,佳兆业集团资产总结3099亿,较2019年增长14.4%。实现合约销售金额1069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销售面积616.5万平米,同比增长32.8%。其中,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合计为公司贡献销售份额75%。,其中大湾区实现销售金额625.8亿元,同比增长16.7%;长三角地区实现销售金额185.0亿元,同比增长139.6%;西部实现销售金额100.1亿元,同比增长74.0%;中部和环渤海销售金额较2019年同期有所减少,分别为46.2亿元和111.8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9.9%和5.1%。
b业务扩张速度
截至2020年底,佳兆业集团拥有总土地储备建筑面积2874.7万平方米,覆盖全国51个城市共计217个房地产项目,集中布局在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中部、西部及环渤海五大区域。2020年新增土地建筑面积616.5万平米,较2019年的464.2万平米大幅增长。储备中,一线城市占比49%,较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8个百分点。大湾区占比63%。境内新收购项目43个,项目平均建筑面积12.9万平米。现金流方面,2018到2020年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增加净额为正,且余额为正。整体现金流状况尚可。
3)金融市场认可度
中诚信,联合资信和大公国际分别给与佳兆业(深圳)AA+主体评级。穆迪,标普和惠誉分别给予佳兆业集团B1,B和B的主体评级,展望均为稳定。2020年流动负债占比55.26%,较2019年57.51%有所下降。集团总借款1214亿元,其中一年内需偿还金额为230亿元,占比18.9%,短期债务负担不重。优先级票据682亿元,占比56%。银行借款315亿,占比25.9%。其他借款占比17%。公司平均加权融资成本8.7%,较2019年下降0.1%。
4)小结
佳兆业瞄准大湾区机遇,将业务重心放在深圳和广州。从销售金额和土地储备上可以明显看出。而传统的中部,西部区域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业务规模基本维持不变。2020年公司业务继续扩张,但现金流状况尚可。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不差,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比较依赖公开市场优先级票据融资,占到公司借款的一半以上。未来市场利率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较大的财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