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财负债经营的模式是否可以终结?
虽然近年来,理财已经被定义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但其实绝大部分理财和部分信托依然是执行的负债经营模式。根据《中国银行理财市场报告(2018年)》的数据,发行理财产品118万亿,低风险产品98.45万亿,时间期限约161天。借鉴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结果,可以认为除现金,同业拆放外,其他资产都有可能出现都需要银行进行负债经营,可以大致估算银行约需要25.3万亿左右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兑付。
根据信托行业协会公布的2018信托业报告,信托业规模约22.71万亿,剔除单一通道类业务为12.87万亿。因此银行和信托负债模式下资金约需要38万亿左右。如何合理的解决这部分资金的来源和风险承担是核心问题。
现有的已经在做的模式包括压缩银行理财的非标资产,要求新的理财产品时间期限不能错配,将理财产品剥离到银行理财子公司,严控信托非标资金池规模,
正念君认为,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仅凭央行的货币政策定向调节以及金融机构的非负债模式,可调用的资金非常有限。除了压缩规模的方法以外,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整。试想38万亿的规模在短时间内收紧的话,会对M2(3月期末值约为188.9万亿)造成非常大的冲击。